{{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網上下單後選擇門市自取/到門市購物 可享有95折優惠
父親節專區寄貨訂單 13/6截單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西藏正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之一部分」,在1951年藏中雙方簽訂《十七條協議》後。
二十世紀上半葉,西藏政府一直擁有充分的內政與外交自由。
中國共產黨人相信現代中國的領土疆界止於喜馬拉雅山腳下;
受到中國民族主義的號召,他們決心不計一切代價取得勝利。
1959年初,康巴地區對中共的反抗運動已經蔓延至整個西藏。面對北京的壓力,西藏噶廈政府戒慎恐懼、步步為營,卻無力處理眼下發生的危機。3月10日本是二十五歲的達賴喇嘛預定前往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觀看文工團表演的日子,然而「謠言像冰雹一樣落下來了」,拉薩民眾確信他將被中共挾持至北京。該日清晨,成千上萬的群眾包圍夏宮羅布林卡,最後演變為大規模起義,要求中國共產黨離開西藏。一周後,達賴喇嘛與官員倉皇逃離夏宮,開始了他在印度六十餘年的流亡生涯。
這場起義不但引起解放軍對拉薩的血洗鎮壓,也讓西藏人民的精神領袖從此遠離故土,無神論的共產主義者卻始終橫行於聖域。中共在八年前簽定的《十七條協議》中承諾:「和平解放」西藏後,「現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變更」,「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然而,中共一旦進入西藏,就開始破壞協議內容,先是成立並行的政府機構,再來強制推行「民主改革」,其目標仍然是將西藏整合為中國行政架構的一部分。中共不但不能與西藏統治精英達成共識,其作為也受到眾多普通民眾的敵視。
歷史學家茨仁夏加身為流亡藏人,卻堅持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完成這部西藏現代史的里程碑著作。他廣泛收羅浩繁的第一手史料,將其化為簡明清晰的敘事。本書先詳盡地刻畫中共入侵西藏的始末,也呈現出西藏政府因舉措失當,而無能在冷戰與去殖民化運動的過程中爭取到國際盟友支持。其次敘述了達賴喇嘛出走印度之後中印藏三邊關係的發展,以及中國共產黨在西藏所推行的各項政治運動。最後則介紹了1980年代後西藏問題的發展,包括中共和達蘭薩拉流亡政府之間的交涉。
茨仁夏加教授的《西藏,焚燒的雪域》是按照當代史學規範,對當代西藏史全面搜集資料,冷靜分析研究,平衡地敘述評論的一部著作,在西藏歷史學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藏人要傳承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認同,有藏人自己的自我意識,為此,藏人的後代要瞭解和記住,這條坎坷的道路是怎樣走過來的。茨仁夏加教授的這部著作,是瞭解現代西藏歷史的必讀書。
──李江琳(作家、歷史學家,專研中共黨史與當代西藏史)
從任何標準來看,《西藏,焚燒的雪域》都是戈爾斯坦《西藏現代史:喇嘛王國的覆滅(一九一三至一九五一)》夠格的續篇……對於中共掌控下的西藏,《西藏,焚燒的雪域》是一部我們目前所擁有的最公正、也最具見識的歷史敘事。
—Dawa Norbu,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中亞研究教授
作者的主要長處在於,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仔細分析幾個外國政府對西藏問題互為衝突的回應……確實,他提供的證據顯示,西藏人民的志業或許終將勝利,因為正義與寬容永遠會比憎厭與壓迫走得更遠。
—Kevin Garratt,澳洲執業律師、獨立學者,曾多年於達蘭薩拉「西藏作品與檔案圖書館」從事研究
本書不帶怨惱地呈現了,印度在英美的期許下,仍然無法成功履行捍衛西藏利益的角色。一九五○年代初的韓戰讓世人從西藏被併吞一事中轉開視線。
—《今日印度》
徹底且公正的,茨仁夏加闡明了一個其複雜現實經常為人忽略的國家,這個狀況甚至在那些西方最為關心西藏事務的倡議者間也同樣如此。
—《出版者周刊》
《西藏,焚燒的雪域》極有可能在一兩個世代內成為西藏現代史的權威定本……作者在剖析關鍵事件時尤為出色,像是導致達賴喇嘛出走的那場令人困惑的起義。他也有能力將西藏文革的混亂梳理為由兩支左翼黨派鬥爭構成的清晰線索,在令人讚嘆的細節中解釋這場事件,並展現對中國政治的敏銳洞察。同樣的技能也出現在他對達賴喇嘛與北京在一九八○年代秘密談判的詳盡敘述之中。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
茨仁夏加 Tsering Shakya
1959年生於拉薩。父親是一所私立藏語學校的校長,不幸在他小時候過世。文化大革命橫掃西藏後,他的家庭四分五裂,其大哥大姐堅定支持左傾路線,然而二哥卻因為反對運動而身陷囹圄。1967年,他的母親帶著么兒夏加與二姐離開西藏,前往尼泊爾。夏加接著在北印度的小鎮慕蘇里上學。1973年他贏得獎學金前往英國讀書,之後以優異的成績得到倫敦亞非學院的社會人類學與南亞史學士學位,2004年再於同校取得藏學博士學位。目前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國家級講座教授。
除本書外,合著有《雪山下的火焰》(台北,前衛,2004年),編有《雪獅之歌:現代西藏新創作》(Song of the SnowLion: New Writings from Tibet)、《看見拉薩:英國人眼中的西藏首都:1936年至1947年》(Seeing Lhasa: British Depictions ofthe Tibetan Capital: 1936-1947)。
譯者簡介 |
謝惟敏
台灣花蓮人。台大歷史學士,多倫多大學歷史碩士。現旅英從事翻譯工作。另譯有《遮蔽的圖伯特》。
ISBN:9786269564620
印刷:黑白
頁數:608
裝訂:平裝